报讯昨天,是本报第七年参办“2005年福建省高招填报志愿咨询会”,不少省外名牌大学招生老师提醒:今年福建省是首次在考生知道考分,同时省里已公布了各批次切线后再填报志愿,有三大危险需要注意防范,特别是不能再以去年录取线作为今年填报志愿的主要依据。 去年录取分参考价值大幅下降 天津大学福建招生组组长杨则燊教授,是福州连江人。看到福州老乡到各个学校摊位前开口就问:你们学校去年录取分多少?当得知与自己孩子估分差不多时,满脸是笑:我孩子分数够了。杨教授对此很着急,他说:往年填报志愿时,前一年录取线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但今年福建是知分且切线后才填报志愿,因此去年录取线参考价值大幅度下降。 主要原因有:去年,因为是估分填报志愿,有的考生原来估得很高,实际分数远没有这么高。所以有的学校录取时会出现断档情况,即,前面收的考生分数很高,中间有一段没有考生,到分数较低时又出现了几位有填报这个学校志愿的考生,根据招生规定学校必须收。这也是去年有的学校最高分与最低分会相差大几十分的原因。而媒体公布的各校去年录取线,都是去年各校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分数,在有的学校最后一名录取分比倒数第二名录取分会低了好几十分。今年福建是切线出来才报志愿,都是分数较接近的考生同时报一个学校,因此如果以这所学校去年最低录取线来测算自己今年是否接近这所学校的录取线,是非常危险的。 还有老师也谈了一点不能以去年各校录取线做今年填报志愿主要依据的原因:去年不少学校根据规定都有3%左右的预留指标作调剂用,有些学校使用预留指标所招的考生一般分数都低些,有的甚至比非使用预留指标招收的最后一名考生低了20分,而这些学校公布的去年录取线,又都是最后一位使用预留指标招生的考生分数。如果考生用这样的录取线做今年填报志愿的依据,自然风险极大。今年一律“阳光作业”,不能再使用预留指标招生。 刚过本一线考生能上重点校希望较小 天津大学的杨教授介绍说,各地切各个比次线都是按照超过1∶1的比例切线的,比如,有的省是按照1∶1.12,有的省是按照1∶12。往年因为是估分报志愿,有些刚过本一线的考生,因为运气较好,也因为别人估分不准或胆量不够,这些刚过线的考生所报的志愿刚好报得人少或没人报,所以能幸运地上了重点校。今年是分数出来后才报志愿,这种有的志愿没人报或报得极少的情况会大幅度减少。这将使得那些刚过本一线的考生能上重点校希望变得极小。刚过本一线考生要着重考试如何填报本二批次志愿。 第一志愿落空可能一落千丈 杨教授分析说,今年各校录取情况有一点可能是一样的,这就是各校录取的最低分和最高分距离大幅度缩小。以天津大学去年在河北招生为例:河北去年也是实行考生考分公布且全省批次线切出后才报志愿,天津大学去年在河北共录取280名考生,最高分为670分,最低分为647分。而天津大学去年在福建招生,仅招100名,最高分为649分,最低分为580分。这说明,知分且批次线公布后再报志愿,所录取考生的分数更集中。 杨教授说,可以想见今年考生竞争比往年要更加激烈,一分之间常常就要决出胜负。这也从一个方面提醒考生,填报第一志愿非常重要,因为第一志愿落空,很可能后面几个志愿都难托出,从而一落千丈。(本报记者刘琳关志杰林铭安梓谢朝训)